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集体工业的补充规定

时间:2024-07-22 10:48: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6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集体工业的补充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集体工业的补充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为扶持集体工业的发展,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经过几年努力,全省城乡集体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沿海省、市相比,发展速度仍然不快,同我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及广阔的销售市场不相称,发展的潜力很大。加快发展城乡集体
工业,是振兴四川经济,保证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此,省政府决定,今后的工业建设,国家主要是安排交通、电讯、能源和重要材料工业的骨干项目,抓好现有国营工业的技术改造。一般的消费品工业,加工和装配工业,以及当地有原材料、产品有销路的各类
工业,主要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城乡集体工业,由集体兴办。
一九八四年省委、省政府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政策规定,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现结合当前出现的新情况,再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提高思想认识,摆正城乡集体工业位置
发展城乡集体工业,投入少、产出多,速度快,效益高,是加快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经验证明,谁重视城乡集体工业,积极扶持城乡集体工业,其工业发展速度必然加快;反之就可能落在后面。各级领导要认真总结工业建设的经验,重新认识发展城乡集体工业的重要性。一
定要克服重国营、轻集体的思想,象重视国营工业一样重视城乡集体工业。当前城乡集体工业处于大发展的前夕,要以更多的领导精力抓城乡集体工业。对各方面要求举办集体工业,要做好信息服务,正确加以引导,不能简单地以“重复建设”为理由不准办。要真正放开,让各行各业都来
办集体工业,力争我省城乡集体工业的发展在一两年内有个大的突破。
二、打破行业界限,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
发展城乡集体工业,必须从实际出发,能办什么就办什么,不受行业分工的限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或本单位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那些经济效益好的工业。从全省来看,要发展食品工业、饲料工业、服装工业、建材工业、中小机械电子工业、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工业和各种农副产
品加工、边脚料深度加工工业,并要发展市场需要的各类消费品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等。这些方面大都是我省当前的短线,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这些集体企业,投资少、周期短、耗能低、收效快,又可容纳较多的劳动力,是我省“七五”期间城乡集体企业发展的
重点。
为了加快城乡集体工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各种灵活形式,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大家一齐上。第一,国营工业企业要把发展集体企业当成自己的责任,自己积极办,同时大力帮助地方办。要通过向城乡集体企业扩散产品,促进城乡集体工业发展,也加快自身发展。凡是城乡集体工业能够
加工的产品,尽可能扩散出去,腾出资金、设备和人力,发展较复杂、高级的主体零部件产品。向城乡集体工业扩散产品,可以实行合营。国家对这类合营企业在政策上按集体企业对待。国营工厂从每个合营企业分得的利润,在不减少上缴财政任务的原则下,三十万元以下全部留给企业,
三十万元以上比照企业利润留成办法办理。第二,大力发展工业企业间的经济联合,以产品为龙头,把同一专业的国营工业、集体工业和个体工业联合起来,按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办法,组织成企业群体,共同为发展某一产品而努力。这种形式,可以较快地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各地要
大力推行。组织企业群体,要坚持所有制性质、企业隶属关系、基本核算单位和财务解缴关系“四不变”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合并和平调。第三,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界限,允许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城乡集体工业和第三产业,提倡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商、工、农、学和事业团体,都可以举
办城乡集体工业和第三产业。任何归口部门不得以归口管理为理由,不准其他行业发展归口产品,更不得将其他行业的同类企业收归已有,或者在产、供、销方面划分亲疏,设置关卡。归口部门对所有生产归口产品的企业,要一视同仁,统筹安排。各地要大胆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投资办厂
,鼓励兄弟省、市来合资或独资办厂。对国内投资的,按所占股份多少分配利润和产品,并按股份各自统计产值和在投资者所在地纳税。对外资除按国家投资法执行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地方税和土地使用费方面给予优惠。
三、鼓励技术转让,提倡人才交流
发展城乡集体工业,人才和技术是关键。必须从多方面鼓励人才和技术向城乡集体工业企业流动。
对城乡集体企业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按国家规定评定技术职称,不合理的要适当调整,使用不当的要重新安排。
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国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城乡集体企业当顾问,企业可以给予合理的报酬。
鼓励国营工业企业 (包括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搞技术投资。城乡集体工业企业可以同这些单位签订合同,有偿借用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可以作为技术投资,按协议分红或协议取得酬金。
各工矿企业、机关、团体,凡是有富余的工程技术人员,允许本人申请到城乡集体工业企业工作,本单位要积极支持,主动与城乡集体企业联系。工程技术人员派出后留职停薪,原单位工资总额不变,派出人员应领的工资和奖金由原单位另行分配。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报酬可以高于原
工资,贡献大的要付给较高的报酬。并享受企业的福利待遇。
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转让生产技术所得技术转让费每年在三十万元以下的,可以全部留用,超过三十万元的部分,上缴财政百分之五十。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可以同城乡集体工业企业订立技术开发合同,有偿为城乡集体生产企业研究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攻关,为城乡集体企业举办技术培训班。其政策与技术转让相同。
城乡集体企业要以技术引进为重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要把沿海各省、市的先进技术引进到省内来,国内没有的先进技术,要积极从国外引进。各级计委、经委和外贸部门要大力支持城乡集体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
四、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城乡集体工业的发展
搞活流通,是加快发展城乡集体工业的前提。要搞活物资流通,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要在中心城市建立物资贸易中心,工矿企业和各级物资企业都可进入物资贸易中心,对剩余物资和计划外物资进行余缺调节。价格可适当放活,以吸引各方参加交易。城乡集体工业自己组织的原
材料,产品可以自销。原材料议价进,产品可以议价出。凡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生产计划,其所需原材料应纳入各级计划,按渠道组织供应。
要搞活商品流通。城乡集体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除国家供应原材料的产品应按合同交商业部门收购外,其余的都可自销,也可由商业部门订购或工商联营。城乡集体工业企业自销产品,可以出省,可以交外贸代理出口,任何部门不得干预。所需运输车辆,由工厂直接向有关部门申请

全面规划,加强领导
要根据本地资源和条件,全面规划,重点扶持,有计划地发展城乡集体工业。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逐级落实任务,制订措施,保证规划的实现。每年要进行一次评比,对发展城乡集体工业成绩突出的村、乡、镇、县,对有关领导人员要进行奖励。经过两、三年努力,使全省城乡集
体工业产值达到几百万元的村、几千万元的乡 (镇)、几亿元的县更多的涌现出来。
为了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集体工业的方针、政策和经济措施,省级工交、商贸部门和各专业银行,都要设立城乡集体工业处,支持和帮助城乡集体工业,组织大厂产品扩散,推动企业间的经济联合,解决产、供、销方面的重大问题。各市、地、州、县要相应加强领导力量,加强二轻工业
、乡镇企业的办事机构,任命能够开创新局面的领导人员。各级计划经济部门、财政税务部门和银行部门,要改革那些不适应城乡集体工业发展的管理办法,为城乡集体工业大开绿灯,在资金、物资和税收方面给予扶持,为加快城乡集体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985年1月19日

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朝阳市第九届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朝阳市第九届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朝政发〔2009〕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朝阳市第九届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2009年2月25日朝阳市第九届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朝阳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朝阳市第九届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2009年2月25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朝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依据《国务院工作规则》、《辽宁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有关规定和市政府工作需要,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市政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领导机关和市委的指示、决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忠实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第三条 市政府工作的准则是,坚持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第二章 组成人员职责
第四条 市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市长、副市长、秘书长,依法经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市政府所属委、办、局主任、局长。
第五条 市政府组成人员要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始终把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造福人民作为第一责任,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准则,把廉洁勤政作为第一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勤勉廉洁,各尽其责,精诚团结;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切实维护政令统一,确保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第六条 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政府的全面工作,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
第七条 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和市政府其他例会,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进行部署。
第八条 副市长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在分管范围内落实市政府决策的事项,及时向市长报告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受市长委托,负责其它方面的工作,并可代表市政府处理涉外事务。
第九条 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 市长出国活动期间,由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的副市长(以下简称常务副市长)代行市长职务。
第十一条 市政府组成部门实行主任、局长负责制。主任、局长全面独立负责本部门工作。
第十二条 各组成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政府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发布和落实行政措施。定期向分管副市长汇报本部门工作,及时报告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对需由市政府决策的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 市审计局在市长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十四条 市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市长助理、副秘书长等职位。市长助理、副秘书长按分工协助市长、副市长联系协调有关工作,并参加市政府组成人员的会议和活动。
第十五条 不是政府组成人员的市政府其他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列入政府组成人员的委、办、局主任、局长职责。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第十六条 市政府要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第十七条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八条 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完善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十九条 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第二十条 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第二十一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健全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集体决策。
第二十二条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财政预算,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革发展稳定方面重大政策措施、社会管理的重要事务、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等关系全局的决策,由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和决定。
第二十三条 市政府各部门提请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经专家或研究、咨询机构等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论证;涉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应当充分协商;涉及各县(市)区的,应当事先听取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应举行听证会。
第二十四条 市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特别重大事项,在决策方案形成后,要按法定程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第二十五条 市政府召开的全体会议、常务会议,讨论规范性文件,研究重大政策、措施,可视情况邀请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负责人列席。
第二十六条 加强政府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预见性。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市政府确定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后下发执行。执行中根据形势和条件等的变化需进行调整的,按照相关决策程序适时作出调整。政府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及时跟踪和反馈决策执行情况。

第五章 坚持依法行政
第二十七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规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强化政府责任,规范行政行为。
第二十八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根据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适时制定、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九条 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制发工作按计划进行,规范性文件年度制发计划由市政府法制部门组织编制。社会各界通过信访、政府网站、市民投诉中心等规范渠道对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提出的建议,有关部门应予重视,合理建议应予采纳。
第三十条 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省、市政府的决定、命令,并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涉及两个及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报请市政府制定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及重要涉外、涉港澳台事项,应当事先请示市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发布前须经市政府批准。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审查,未经法制部门审查合格的,不得发布施行。
第三十一条 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要进行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完善。 
第三十二条 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 推进政务公开
第三十三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第三十四条 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市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政策,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可根据会议内容,邀请新闻媒体旁听。有关会议内容报道,由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后,报请秘书长同意,重大事项的报道须请示市长同意。
第三十五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公开政府信息。凡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事项,均应通过市政府网站、朝阳政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主动、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各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予以提供。
第三十六条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市政府及各部门应当及时发布重要政务新闻,市政府新闻办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市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发布内容须经秘书长审定,涉及重要事项的发布须报请市长或常务副市长批准。
第三十七条 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凡经批准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原则上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实行集中审批,“一站式”服务和统一收费,实现行政审批公开、公平、公正、便捷、高效。

第七章 健全监督和问责制度
第三十八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依法备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要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努力提高办理质量。 
第三十九条 市政府各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同时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
第四十条 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健全政府层级监督制度。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严格落实行政复议决定及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下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十一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认真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新闻媒体报道和各方面反映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查处和整改情况。
第四十二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市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主动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协调研究和妥善解决来信来访群众的合理诉求。
第四十三条 市政府办公室根据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的指示,行使市政府的督查职能,围绕市政府重要决策和重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及时进行督促检查,对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政务工作完成情况全面进行考核评价。
第四十四条 建立行政机关责任检讨制度,全面实施行政问责,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地办理。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被问责的单位及有关负责人要向市民公开道歉,公布整改方案,限期改正;需要采取其他方式追究责任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 加强廉政建设
第四十五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按程序和时限积极负责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对以权谋私、权钱交换等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四十六条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接待,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基层的送礼和宴请。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
第四十七条 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和程序干预各类市场经营活动;要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

第九章 会议制度
第四十八条 市政府实行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业务会议以及市政府工作会议制度。
第四十九条 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和市政府各组成部门主任、局长组成,市长助理、副秘书长参加,由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议题由市政府办公室征求市政府领导同志意见后提出,经秘书长审核并报请常务副市长审阅后,由市长确定,必要时由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提请会议审议的文件由市长审定。市政府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要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二)分析经济形势,讨论重要规范性文件草案和市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三)讨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四)需要市政府全体会议讨论的其他重大事项。
市政府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根据需要安排政府组成部门以外的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五十条 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组成,市长助理、副秘书长参加,市政府法制工作办公室、市政府督查室、市财政局列席,根据议题需要安排其他部门和单位列席。常务会议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和主持。常务会议议题由市政府办公室向各位副市长征集,经秘书长审核并报请常务副市长审阅后,由市长确定。提请会议审议的文件由提出议题的副市长审定。市政府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讨论决定报告省政府和市委的重要事项;
(二)讨论通过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和重要报告;
(三)讨论通过由市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和重要行政措施;
(四)讨论研究市政府全面工作和重大事项,研究决定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请示市政府的重要事项;
(五)传达和贯彻上级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讨论决定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重要会议;
(六)讨论决定以市政府名义授予集体、个人荣誉称号等表彰奖励事项;
(七)分析经济形势,并作出相应决策。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
(八)决定和部署市政府其他重要工作事项。
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两次,如需要可临时召开;根据需要安排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列席会议。
市政府常务会议须有组成人员半数以上出席方能召开。提交常务会议讨论的应属全局性问题和对全局工作有重大影响的专项问题。凡分管副市长职权范围内能够研究解决或通过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业务会议能够协调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而未沟通协调的问题、会前未征得主持人同意而临时动议的问题,不应提交常务会议讨论。凡提交常务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主管部门应提出两个以上解决方案,并征得分管副市长同意。常务会汇报材料须经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常务会讨论通过的文件需下发的,须经市政府办公室再审核,其中规范性文件须经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核。常务会议需要汇报的,须由议题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汇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由市政府法制办汇报。汇报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般不超过15分钟,汇报材料文字量一般应控制在2000字以内。
市政府常务会议就有关议题进行讨论时,分管副市长应首先发表意见,其他会议组成人员如无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只作表态性发言,由主持会议的市长或常务副市长作出最终决定。
第五十一条 市长办公会议由市长或受市长委托的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副秘书长主持召开,研究、处理市政府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市长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会议议题由市长提出,或由副市长提出建议,市长确定。提请会议审议的文件由主持召开会议的市政府领导审定,参加会议人员根据需要确定。
第五十二条 市政府业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或受其委托的市长助理、秘书长、副秘书长主持召开,研究、处理各自分工范围内的具体问题。业务会议议题和提请会议审议的文件由主持召开会议的领导确定。市政府业务会议不定期召开,根据需要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
第五十三条 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业务会议的会务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会议议题确定后,提交会议审议的文件及有关材料一般须由市政府办公室于会前送达与会领导。
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业务会议均须作会议记录并存档,会后一般须整理形成会议纪要。市政府全体会议纪要由秘书长审核,市长签发;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由秘书长审核,常务副市长签发,必要时由常务副市长提请市长签发;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和市政府业务会议纪要,由秘书长或对口副秘书长审核,主持会议的市长、副市长签发。副市长主持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涉及其他副市长分管工作的,会议纪要须经分管副市长审核后,由常务副市长或市长签发。
第五十四条 加强会议计划管理,严格会议审批。
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以市政府名义承办召开各类工作会议,必须贯彻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压缩会议时间,控制会议规模,节省经费支出。全市性会议应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快捷、节俭的形式召开。
应由市政府部门召开的全市性会议,不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各部门拟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性会议(含电视电话会议,下同),须在年初将会议安排意见(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会期、参加人员及规模、所需经费及来源等)报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汇总审核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定。会议承办部门须依据市政府办公室发出的会议计划批复通知单落实会务工作,会议结束后,须将会议文件汇齐交市政府办公室备案存档。遇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召开的,应提前5天将会议安排意见报送市政府办公室,履行临时审批程序。
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大力压缩会议,能不开会的应采取其它方式进行工作部署和指导;能合并召开的会议要合并召开。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一般不应请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确需县(市)区政府副职领导参加时,由分管副市长提出意见,报请常务副市长审批;需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须报请市长审批。

第十章 公文审批制度
第五十五条 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公文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请示、报告类公文,须由报文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对不符合格式要求、违反行文规则和不按规定程序报送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室退回报文单位。
第五十六条 上级机关来文,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以及其他单位向市政府报送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室统一受理、承办。报送市政府的公文,须由市政府办公室登记后按照规定程序和领导分工呈送,无特殊情况报文单位不得直接报送市政府领导个人。市政府领导收到直接报送请求批示的公文,一般不先作批示,应交市政府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对带有审批事项的公文,市政府办公室一般应先转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意见。市政府领导批示过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室统一转办、处理。
第五十七条 市政府领导同志一般应在呈送公文的当天批阅。审批公文应提出明确的批示意见。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圈阅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明确批示同意、不同意或其他具体意见。重要事项的请示,须报送常务副市长、市长审批。事关重大问题的,须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第五十八条 市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要大力精简公文和电报。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实效,严格控制公文规格和发文数量。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其内容应属于关系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改革方案、政策措施、行政规范以及需要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执行和周知的重要事项。
第五十九条 市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通告和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报送的请示、报告,向市委报送的重要文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和报告,市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人员任免文件,须经市政府办公室或其他指定部门审核(其中向省政府报送的请示、报告再经秘书长审核),经分管副市长审阅后,由市长签发。
第六十条 以市政府名义向下发文,经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分管副市长及其他有关副市长审阅后,由市长签发或市长授权常务副市长签发。
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经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后,由分管副市长签发,涉及其他副市长分管工作的,由常务副市长签发;属市政府办公室职权范围内的发文由办公室主任签发。
第六十一条 以市政府名义发送省政府部门的函件,一般由分管副市长签发;涉及其他副市长分管工作的,应先经其他副市长审阅;重要函件,由常务副市长或市长签发。
第六十二条 市政府及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的下行文件除确需保密的外,应当通过市政府网站、朝阳政报等载体向社会公布,经秘书长同意,可以在新闻媒体发布。
第六十三条 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行政职责,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部门自行发文;需其他部门按职权协办的,由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应以部门名义的发文不得请求市政府批转或市政府办公室转发。
第六十四条 联合行文应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部门间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须主动与协办部门协商,协办部门要积极配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部门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报市政府,由分管副市长负责协调。
第六十五条 市政府各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未经市政府批准,市政府各部门不得直接向下级政府行文。属于业务性较强及行业性的重要工作,或其他需市政府同意的事项,报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可加“经市政府同意”字样,由部门行文。未经市政府同意,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不得对外行文。

第十一章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六十六条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须将行政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市政府。
第六十七条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应按阶段向市政府报告工作计划和执行情况,及时报告涉及全局的工作方针、政策和市政府会议、文件要求报告的事项。
第六十八条 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地和有关职能部门须按规定的时限要求将情况报告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要按程序迅速报市政府有关领导和省政府,并按要求续报有关情况。对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也须按程序及时报告。

第十二章  内、外事活动制度
第六十九条 市政府领导到基层开展调研、视察、考察、现场办公等活动,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除根据需要可由有关工作人员导引路线外,各县(市)区不得安排当地领导迎送。市政府各部门负责同志下基层工作,按此原则执行。
第七十条 为保证市政府领导同志集中精力研究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除上级机关和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的外,市政府领导同志一般不出席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召开的会议及其所安排的接见、照相、颁奖等活动;不参加题词、剪彩、奠基、庆典等礼仪性活动。
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一般不得邀请市政府领导同志出席本地、本部门举办的事务性活动,确有必要,应事先与市政府办公室联系。市政府办公室根据市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及有关规定,提出意见报批。
第七十一条 市政府领导同志内事活动的宣传报道要从严掌握。市政府组织举办或经市政府批准举办的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和活动,要按经审定的方案进行新闻报道。市政府领导同志召集的各种会议,需要作新闻报道的,由市政府办公室安排。
第七十二条 内事接待坚持统一安排、分工负责的原则。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和省政府派出的各种工作组、检查组、督查组、调研组等来朝检查、指导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提出安排意见,由秘书长审核并报请市长、分管副市长同意后组织实施。省政府工作部门派出的各类工作组来朝,由对口部门提出接待安排意见,报请市政府办公室协调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除重大接待任务外,原则上一般应由一位政府领导参加接待活动。
外市及省外各地政府组团来朝进行学习考察,由市政府办公室提出接待方案,经秘书长审核并报请市长或分管副市长同意后组织实施。外地政府部门来朝学习考察,实行部门对口接待,需市政府领导参加的,由负责接待的部门报请市政府办公室协调安排。
第七十三条 市政府领导同志及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出国进行考察、招商等活动,由市外事部门提出意见,按有关规定程序报批。
第七十四条 市长、副市长会见来访的外宾、港澳台人员及华侨,由秘书长协调安排,市外事部门负责接待工作。经各部门联系来访的外宾、港澳台人员及华侨,需市长、副市长会见的,须分别经市外事部门、台办、侨办对有关情况进行审核并报批后,由秘书长协调安排。

第十三章 出差、出访等请示、报告制度
第七十五条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外出报告和请假制度。市政府组成人员及其他领导干部因事外出,须事先按有关程序请示、报告。
市长外出,应事先向市委报告,并由秘书长通报市政府其他领导。副市长、秘书长外出,须向市长请示;市长助理、副秘书长外出,须向其协助工作的副市长请示,并应向市政府办公室通报外出的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返回后应及时向市长或有关副市长报告并通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须将各位领导外出情况及时报告秘书长。
第七十六条 县(市)区长离开朝阳3天以上,须于事前以书面形式报市政府办公室,经市政府办公室报请市长批准。
市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外出1天以上,须于事前向分管副市长请示;外出超过3天以上,经分管副市长同意后,以书面形式报市政府办公室,由市政府办公室报请市长批准。
市长外出期间,由常务副市长代行准假权。
以上领导干部外出返回后,须按请假程序向批准领导销假。  
第七十七条 市政府实行领导工作补位制度。某一领导同志外出或因工作任务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难以调整时,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秘书长协调安排其他领导同志进行工作补位。

第十四章 学习制度
第七十八条 市政府领导同志要做学习的表率,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变化新趋势,不断充实新知识,丰富新经验。要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除自学外,通过集中学习、举办讲座等方式,组织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和现代管理方面知识。
第七十九条 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除参加市委常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活动之外,每季度集中学习一次,每次1天。市政府领导同志集中学习时,市政府副秘书长参加,根据需要可吸收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第八十条 市政府办公室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结合朝阳实际,年初排定全年学习计划,每次集中学习前,将本次学习活动安排印发给每个参加学习人员。
第八十一条 学习日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遇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推延,不得取消。

第十五章 纪律和作风
第八十二条 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工作部署,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第八十三条 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市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市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市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市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个人发表涉及未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须事先经市政府同意。 
第八十四条 市政府各部门发布涉及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信息,须经过严格审定,重大问题须向市政府请示。
第八十五条 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严禁泄漏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等,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十六章 附 则
第八十六条 市政府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适用本规则。
第八十七条 受省政府工作部门和市政府双重领导的机构,参照执行本规则。
第八十八条 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八十九条 市政府办公室根据需要,按本规则对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秩检验在司法会计检验中的应用

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检察院 王义然


秩检验是一种统计检验方法、在数理统计理论中,人们把具有相同性质的统计数据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把每个数据被排列位次的顺序数叫做秩,并通过对秩的检验,发现研究对象的统计规律,进而解决科学试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例如,人们对同一试验编制多种方案,进行多次试验,把每种方案每次试验的数据按优劣排序,最后检验各种方案全部试验数据所得的秩的和,以此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依据,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这种方法叫秩和检验,在科学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各种会计资料也普遍存在着秩的现象,秩检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司法会计检验中去。笔者在多年检察工作实践中,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此总结归纳.论述如下:
一、秩的基本类型和属性
秩是按照事物的性质进行排列所得的顺序数,从理论上讲,事物的性质是多方面的。所以,秩的类型也应当是很多的。但作为司法会计检验实践所经常涉及的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次序秩和时序秩。所谓次序秩就是由各种票据号码自身表现出来的按大小排列的秩。所谓时序秩就是由票据的填写时间表现出来的按日历排列的秩。一般说来,同一检验对象会同时具备次序秩和时序秩。不管是次序秩还是时序秩,都具有以下属性:
1、秩的多样性。虽然秩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但秩的具体种类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会计凭证可分为编制凭证和原始凭证,所以,司法会计所检验的秩既有原始凭证的秩,又有编制凭证的秩;其次,合同契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用合同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所以,司法会计所检验的秩应当包括合同契约的秩;其三,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商品交换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商品空间位置的转移——物流,又是商品价值形态的转换——商流,而且二者是相对分离的,所以,司法会计所检验的秩既有商品空间位置转移手续——发货票、运费结算单上的秩,又有商品价值形态转换手续——收据、支票、汇票上的秩。如此等等,秩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
2、秩的连续性。秩的连续性是指如果把同一种秩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得到的便是一串连续的自然数。应当指出的是,次序秩和时序秩的连续性都具有分区段连续的特征。次序秩会因为开票人打乱了票本的先后使用顺序而呈现出跨越性区段连续,时序秩也会因为年度月份的划分、节假日和未发生业务的空白日的间隔被分解成若干个区段。
3、秩的相关性。秩的相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种票据上的时序秩和次序秩其连续性是相互关联一致的,次序秩小的票据,其时序秩也小,次序秩大的票据,其时序秩也大。不同的只是时序秩会因同一天发生多笔业务而出现重叠,增长速度低于次序秩。二是同一类业务在不同票据上的秩,其连续性也是相互关联一致的。如保险部门保单上的秩和保费收据上的秩,其连续性是一致的。
二、秩检验的方法步骤
以上所述秩的连续性和秩的相关性,都是指正常情况下秩应当具有的属性。犯罪分子侵吞国家、集体财物,常常在各种票据上做手脚,这就必然会引起这些属性的改变。秩检验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属性的改变中发现犯罪的踪迹,运用检验、鉴定结论证明案件事实。秩检验的方法可分为归类、排列和分析评断三个步骤。
l、归类。在会计工作实践中,会计资料是按照会计科目分类整理的,每个凭证后的附件可能有若干张,票据可能有若干种,在编制凭证时,对各种票据的排列顺序是不作任何考虑的。所以,它们的秩是杂乱无章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直接在装钉成册的会计资料中直接进行秩检验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必须对检验对象进行归类。归类的方法是把需要检验的票据从纷繁的会计资料中检索出来,逐一列表登记。因为归类的目的是进行秩检验,所以登记的内容只包括次序秩和时序秩.其他内容均可省略。归类一般是把同一单位开出的同种票据作为一类。归类时要注意秩的多样性,认真分析案情,选择最适合秩检验的那种票据作为检验对象。
2、排列。很显然,被归类登记的票据的次序秩和时序秩,其先后顺序只是被检票据在会计资料中原有顺序的再现,还是杂乱无章的,仍不能直接进行秩检验,还必须进行再整理。即把已归类登记的次序秩和时序秩按次序秩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重新登记。排列时应当注意,次序秩和时序秩的对应关系要保持不变,被检票据所在的凭证号码也应注明,以便下一步查核。
3、分析评断 分析评断就是对排列好的票据的时序秩和次序秩进行检验,从秩的连续性和相关性方面,发现异常现象,把异常票据筛选出来。一般说来,本单位开出的收款类票据,在次序秩连续区段内出现间断点则视为异常;本单位开出的付款类票据,在次序秩连续区段外出现个别孤立的次序秩或秩的相关性被破坏则视为异常;外单位开出本单位付款的票据,如果次序秩有较强的连续性则视为异常,特别是那些次序秩连续、时序秩不连续、时间跨度大、甚至时序颠倒的票据,是不可忽视的异常现象。分析评判阶段,要把发现的异常情况写出分析意见书或检验报告,提出对异常票据的查证方法或应做的其他检验。
三、秩检验的作用
秩检验作为一种司法会计检验方法.看似繁琐,实是大巧若拙。它可以在不接触当事人的情况下就发现问题症结,抓住要害,为突破案件打下良好的基础,最适宜对一个单位帐目进行全面审查尚无特定目标时采用。对有些案件来说,秩检验是证明某些案件事实唯一有效的方法。秩检验的作用主要表观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发现收入不记帐的问题。有些单位主要从事销售类业务,需要本单位开出收款类票据,有的销售或财务人员,在销售商品办理结算手续或记帐过程中,采取藏匿或销毁收款票据的手段,截留收回货款贪污自肥。这种作案手段,破坏了入帐票据次序秩的连续性,只要检验次序秩,发现间断点,就能把问题揭露出来。
2、可以发现伪造单据虚报冒领的问题。一些有收购类业务的单位,大量使用本单位开出的付款票据。少数人内外勾结窃取本单位票据、私自填写盖章,冒领货款。这种犯罪手段反映在会计资料中,就会出现在次序秩连续区段外有孤立的次序秩,或次序秩和时序秩的相关性异常。有些业务人员在采购业务中,经常接触外单位开出本单位付款的票据,往往会采取从有关单位索要或窃取空白发票私自填写,分批分期入帐报销的手段,进行贪污。这种犯罪手段反映在会计资料中,就会出现次序秩连续而时续秩不连续,时间跨度较大,甚至时序颠倒等现象。对以上两类问题。只要检验秩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就能一目了然。有时,哪怕检材只有三两张票据,只要存在上述情况,就能说明问题。
3、可以发现某些虚假入帐手段。揭露攻守同盟。笔者曾查处一起案件,被告甲为窑场乙提供低价柴油,无偿从窑场拉砖价值四千余元、双方订立攻守同盟后,窑场用未启用的票本为甲虚开了发票,并把发票的记帐联加在已装钉成册入过帐的会计凭证中,又从该凭证挑选出合计金额与这张发票相等的三张发票撕掉,使凭证金额保持平衡,掩盖了未交款假入帐的事实。调查中,经审查窑场帐目、对凭证附件进行秩检验,发现在发票次序秩连续区段内有三个间断点,后加入的一张发票次序秩孤立,且记帐凭证注明的附件62张,实际只有60张, 这就完全证实了撕掉三张加入一张的事实。攻守同盟土崩瓦解。
4、可以证明某些案件事实的发生时间。有些受贿案件或挪用公款案件,案发后罪犯亲友将受贿或挪用的款项退回原单位。并让这些单位开收据时写案发前的时间,掩盖犯罪事实。如果这类收据是从正常使用中的票本开出的,我们只要检验与这张收据次序秩相邻的两张收据的时序秩,就可以证明退款时间。真实退款时间应当在上下相邻两张收据的时序秩之间。笔者把这种方法称为“两边夹”原理,这种方法对确认退款时间,认定案件性质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秩检验是一种科学的检验方法,不仅有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实际效果。把它作为一种基本方法,应用于司法会计检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